视光医学配镜>近视
控制青少年近视角膜塑形镜有一套!
国外发表的文章曾提出,角膜塑形镜起源于中国科举时代。当时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在入试前几天入睡时,用装着绿豆的小袋子压在眼睛上以此取得好的视力。我们无从考证此传说的真实性,但是传说却朴素的解释了角膜塑形技术的基本原理。只是现代角膜塑形镜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,迄今已发展到第五代。
探究:角膜塑形镜是如何做到提升视力、控制近视的?
那么角膜塑形镜的真正原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呢?让我们先看下近视眼和正视眼的区别:
从上图可以看出来,近视的特征,即眼轴超长和/或角膜过陡,造成视物成像在视网膜前方。
再让我们看角膜塑形镜是如何作用在近视眼上的:
上面两个图为角膜塑形镜内表面结构示意图。配戴后镜片内表面与角膜外表面之间夹着一层分布不均的泪液(由图可清晰看出),泪液的流体力学效应将角膜中央上皮细胞向中周部(外)拉。同时,闭眼和眨眼时,眼睑作用使得镜片中央对下方角膜施以一定的压力。这两种效应导致角膜中央曲率变平和中央上皮层变薄,视物成像点向靠近视网膜方向移动,近视度数降低甚至消除,长期配戴可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增长。
角膜塑形镜对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有“奇效”
美国俄亥俄大学CRAYON研究:经过2年的观察,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试验组较戴普通框架镜和隐形眼镜的对照组相比,眼轴每年增长的平均值下降60%以上。
西班牙MCOS研究课题: 经过12个月的观察,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欧洲白人儿童试验组,平均近视降低了193度,而配戴单光框架镜的欧洲白人儿童对照组平均近视增加了46度。
北京大学医学部: 配戴角膜塑形镜三年后,平均年近视度数增加8度,而配戴框架镜平均年近视度数增加67度,可见角膜塑形镜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增长,对于青少年等近视增幅快的人群效果很好。